起源
1989年cern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中由tim berners-lee-的小组提交了一个针对internet的新协议和一个使用该协议的文档系统,该小组将这个新系统命名为world wide web,它的目的在于各国科学家能够利用internet交流自己的工作文档。
这个新系统被设计为允许internet-意一个用户都可以从许多文档服务计算机的数据库中搜索和获取文档。1990年末,这个新系统的基本框架已经在cern中的一台计算机中开发出来并实现了,1991年该系统移植到了其他计算机平台,并正式发布。
万维网使得全的人们以-规模相互交流。相距遥远的人们,甚至是不同年代的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发展亲密的关系或者使彼此思想境界得到升华,甚至改变他们对待小事的态度以及精神。情感经历、-观点、文化习惯、表达方式、商业建议、艺术、摄影、文学都可以低投入实现数据共享。尽管使用万维网仍然要依靠于存在自身缺陷的物化的工具,但至少它的信息保存方式不是使用人们熟悉的方式如图书馆、出版物那样实在的东西。因此信息传播是经由万维网和英特网来实现,而无须被搬运具体的书卷。而且数字储存方式的优点是,你可以比查阅图书馆或者实在的书籍更容易有效率地查询网络上的信息资源。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计算机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工业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种类繁多的控制设备和过程监控装置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使得传统的工业控制软件已无法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在开发传统的工业控制软件时,当工业被控对象一旦有变动,就必须修改其控制系统的源程序,导致其开发周期长;已开发成功的工控软件又由于每个控制项目的不同而使其重复使用率很低,导致它的价格非常昂贵;在修改工控软件的源程序时,倘若原来的编程人员因工作变动而离去时,则必须同其他人员或新手进行源程序的修改,因而更是相当困难。通用工业自动化组态软件的出现为解决上述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法,因为它能够-地解决传统工业控制软件存在的种种问题,使用户能根据自己的控制对象和控制目的的任意组态,完成的自动化控制工程。
组态软件的功能 1-的界面显示组态功能。目前,工控组态软件大都运行于windows环境下,充分利用windows的图形功能完善界面美观的特点,可视化的m风格界面、丰富的工具栏,操作人员可以直接进人开发状态,节省时间。丰富的图形控制和工况图库,既提供所需的组件,又是界面制作向导。提供给用户丰富的作图工具,可随心所欲地绘制出各种工业界面,并可任意编辑,从而将开发人员从繁重的界面设计中解放出来,丰富的动画连接方式,如隐含、闪烁、移动等等,使界面生动、直观。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tztz334575.ynshangji.com/xw/26865863.html